【文:徐少驊、張家豪】
全世界興起了養貓養狗養寵物的熱潮,你或許會說,這還不容易了解?!現代人不婚又或是結婚卻不生子,於是就養貓狗來作伴。
你只說對了一半,原來這個熱潮竟然跟電商市場和網紅經濟學的冒起有關。有趣吧!那就要讀下去嘍!
.
「鏟屎官」成為增長最高「行業」
人口老化,加上現代人不婚又或是結婚卻不生子,更多人寄情於寵物,加入「鏟屎官」(註一)行列,造就了龐大的「牠經濟」。
「牠經濟」即是寵物經濟,由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都是花費,處處都是商機,逐漸擴張成為一個穩健成熟的龐大市場。
人類飼養寵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多年的埃及,為何到現在才繁榮起來?
美國、中國的牠經濟情況
根據美國寵物產品協會(APPA )的官方數字,從2001年到2018年,美國在寵物上的消費由285億美元發展至725.6億,成為全球第一市場。成長趨勢仍然未有放緩,預計在2028年前突破1000億美元。經濟環境越好,飼養寵物的家庭也會越來越多,在美國,飼養寵物的家庭高達6成以上。
寵物經濟發展迅速的還有中國,在《2018 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中,寵物經濟市場規模估計達 1708 億人民幣,比2017年的1340億元增長了27%。
報告顯示,中國飼養寵物的家庭集中於較發達的城鎮地區,佔比7成6。預測寵物經濟市場會在2023年達3210億元以上,市場增長的潛力巨大。接下來說說「牠經濟」在這幾年急速繁榮的原因。
飼養「主子」上升為一種精神需求
為何越來越多人加入吸貓、嚕狗的行列?
當一個國家的GDP水平越高,生活水平上升,當滿足了衣食住行後,就會轉而向情感消費。
在現代化的城市,人口老化、少子化、家庭結構改變是常見的現象,人類對寵物作伴侶的需求亦因此不斷增長。消費過程中的情感導向變得明顯,會將寵物當成家人一樣,有更高意欲為寵物購買更高質產品。
貓犬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心靈導師,能緩解都市人的工作壓力,給孤獨的老人作精神寄託,陪伴兒童快樂成長,寵物上升為一種精神需求,更多人自願為奴。
電商市場帶動牠經濟
近年電商市場發展蓬勃,網購、APP為寵物品牌及商品搭建一個全方位的消費平台,組成穩健的銷售鏈,幫助海外寵物產品穩定輸入。線上渠道、大數據驅動電商快速累積更高忠誠的消費用戶,提升了用戶的粘性,亦增加用戶對網購的信心。
在南韓為例,3分1寵物食品營收來自網購,台灣亦有百分之20。
2017年天貓/淘寶寵物市場銷售額為239.66億元,比2016年的175.41億元增長37%。預計受電商市場影響,「牠經濟」未來會繼續急速上升。

Grumpy Cat(不爽貓)和舊金山杜莎夫人蠟像館裡牠的蠟像
寵物行業多樣化
隨著社交平台和APP的普及,更多的寵物成為網紅,為主人帶來收入,也催生了寵物增值服務的高消費行業。「奴才」們更願意為主子購買高消費產品和服務,催生寵物相關的各行各業。醫療、食品、用具、寄養服務、保險、攝影、接生、善終等等。
外國網紅Grumpy Cat(不爽貓),Facebook獲得840萬個讚,IG追蹤270萬,上過多個知名節目,連美國舊金山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也有牠的蠟像。網紅效應令寵物主更加願意花費為寵物進行美容、攝影等高增值服務。
香港情況又如何呢?香港獸醫專業發展顧問研究報告顯示,寵物貓、狗的數量由2005年的29.7萬升至2016年的51.1萬,增加超過7升,業內人士對寵物市場前景持樂觀態度。
雖然香港居住環境狹窄。不過,香港今時今日的環境,養貓養狗都好過養育下一代,相信香港的牠經濟市場前景一片光明。
對零售科技趨勢有興趣的讀者,歡迎Follow我們的專頁:Chinetek CRM & Big Data
註一:鏟屎官的由來:
寵物貓狗每次便便完後,就由人來為牠們清理便便,於是就有了「鏟屎官」辭彙,來形容貓奴或是狗奴。
連結,宇宙間訊息場中同性質的量子了知
提示:
試舉一例,看看 上海李氏清未後,何等 低等 劣質 惡性,三者同體所摧毀的是甚麼:
a傷者(所需被救者)、b救傷車(運送去救助地的方式)、c醫院(救助地等有效設備)
華夏文化本有的自困特性,與 不同時代中華族群流轉的共存生活習氣(文化) 所共震,而產出的各種自害、自毀、自滅思緒
如是 明白了,就可將以下 作為 A B C
A中華民族 B隔離中華清朝等條約 C英治香港
英治香港的導向(今回人類史中獨有 的 英治無瑕時空45-79’ 2012首發):
法治 -公正 @
ICAC-公平
同體下,本有劣質思緒 或多或少被靜態之 中華/東方+英國/西方 的 自由意志思想 (compound form)
^^世上行 茫然世間,若離若棄 天性平淡
45-79’ 外國 對民國子民的敬重 產出的各種幫助 更是 優化之助緣 (清明思緒) ##
^^世上行 人縱孤單 ,抱月聽風 景色無限
^^獨醉者不甘俗世擺佈 自有蒼天給我的路,願寄居秋山中,莫與天比高,如紅葉般不識時務
Remark: ^^上下 這等歌詞,來自:港華族
讚讚
問1:誰等,摧毀c??
問2:誰等,摧毀b??
問3:誰等,讓 魔共,來 摧毀c,繼而全球??
人軀魔所到之處,帶給當地人:不幸境況、毀他價值、人文災難
世上名 誰人要更高,自尋路向 天怨人怒 ,似迷途 為求狂莽孤高,作亂世間 鬼哭神號
人軀魔變產地 的 人軀眾生 跑向全球如英國,只是 人軀魔思緒英文版!
= 上海清未後抓牙 – 人軀魔李氏的港大校長,人軀魔思緒美國版矣!
目的:踢走疑似共濟會員及抓牙$$,再引進入港大,所言的人軀魔
($$被安排跟羅家叛徒清未後攬炒者) 清未後叛變,目的:掩飾其兩個身份是也!
魔性思緒,隨喜好、隨需要,發作的成魔 2012
請參考:國內自79’開放始,十多億人,各自發作 的 滅族境況是也!
@
法治-公正 (早年英治一位英籍法官,在英國投訴香港判案被搔擾,他被炒魷,但香港法治開始獨立)
ICAC-公平 (葉錫恩功不可沒)
##
補充:沒有劣惡外力支配時空為前題 45-79’全球只有無瑕英治香港時空
…
…三百年來,有能力擔負「創新」兩字者,必有一個條件:民主自由、理性寬容。沒有自由則沒有創意
…不先肯定人性,則「創新」必然無緣…
…「創新」是屬於西方的,因為正如胡適指出,西方文化之優越,做到人性的三點思想:
一, 以科學的成績解除人類的痛苦,增進人生幸福。
二, 以社會化的經濟制度提高人類的生活程度。
三, 以民主的政治制度,解放人類思想,發展人的才能,造就自由獨立的人格。
這三點之中,互為表裡,環環緊扣。沒有歌白尼和牛頓衝破神權的束縛,則科學無以誕生。
創新的資格(陶傑)【坐看雲起時】2015年11月24日
讚讚
連結,宇宙間訊息場中同性質的量子了知
前言
…中共的禍害,是傷害人類/生命體的根本–造就一個人性廢墟!是14億人在人性廢墟中成長和生活60多年,30多年前開放而對著全人類!
…
前題 (體證篇)
以下是無瑕香江的學術論述,這等論述者可有效隔離,魔性誘惑的劣惡思緒/必須元素
(45-79’英治政府功績),
更是必然孕育於這等心性社會的運用者(育成的共震),今回才可共震連結,宇宙間訊息場中同性質的量子了知!
本質上,跟世間學歷概念0關係!
…
下述所講的中共和中國 ,請理解為 中共+上海李氏清末後 的 一體兩面的同體…
讚讚
願一生清風兩袖 偏偏心中多少 撲索恩怨未忘掉 ……….
‘中國’ 和 ‘人’ 之論述 洪清田老師 2013首發
…
… 中共和中國正處於「比過去大進步、距現在大不足」 的陷阱,告別過去的「失序動亂」,卻掉進「主宰天下一切」的另一個人文陷阱。 二百年給西方’踢開’千年「我即天下」的無限封閉體門戶後,中國、中國人、中國政經制、中國社會、中國文化、中華民族就在走出「中國人本主義」(Chinese Humanism),
告別過去「全知全能、全權全德」的集體主義世界觀、人文觀和自我觀,走進現代全球時代的未知和不確定,在特定時空、目標和條件下掌握有限的能力,試對試錯,和全人類一起摸索、謙卑前進,自省自覺。
現代化和現代性在中國是「個體主義」和「自由主義」怎樣在中國這古遠農牧社會建構多元、開放的群己關係和分合秩序的問題。
中共靠馬克思的「真個體」和「以個體為基礎的自由、民主、科學、人權」起家,起初還真真假假在理論上挺認真,但其實不知西方現代化和現代性的底蘊,實踐起來由馬恩的理想轉向列寧化和史太林化,再經後來革命、內戰和抗日的血的洗禮,生存和奪權視為第一。
1949年建國挾百年的苦難動力和道德能量又陷入了毛澤東式的唯心主義,人人做(土)皇帝,「朕即天下」變「我即天下」。 全國全民爭相虛妄主觀盲動蠻幹,集體主義假大空治國,渾忘現代化和現代性的必備條件是個體化和自由化,
也不知中國傳統原來是「只有『中國人』,而沒有『人』」。
讚讚
鄧小平的撥亂反正,只是全面專制的單元單核心單一體制由集體主義政治運動轉向集體主義經濟運動,進行和完成的是集體主義式的現代化(沒有現代性)
幾千年來,今天講的「中國大陸」(相對於「歐陸」的「中陸」)講的是「天下」、「天朝」,近世才有今天意義的「國」和「中國」。幾千年來,今天講的「中國」只有「中國人」,沒有「人」。
鴉片戰爭前後以來,中國和中國人面對西方帶來的千年未有的變局,都在求索和掙扎怎樣成為一個「人」、成為一個「國」,怎樣成為符合傳統與現代、中與西、個體與集體的條件和需要、被接納和自接納的「人」和「國」。
這二百年來,「天下」和「天朝」、「中國」和「中國人」和「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在偏執激越和迷糊喪志中兩極搖晃,
香港示範怎樣成為符合傳統與現代、中與西、個體與集體的「人」和「國」,為中國和世界接受。香港一如莫言,百多年無言,默默委委屈屈、自行其是,堅忍不拔。
讚讚
香港和香港人的世界是「城邦、(類)現代」本位,「國家、民族、政府、政黨、現代、中外世界」的正面負面都是次要,都「被安置」進個人的利益世界裏「循環再用」。
香港的「人」是穿越時空隧道通往全人類的個體,補了「中國只有『中國人』、沒有『人』」這個民族、歷史、人文真空。2012洪清田老師…
中港千百年之別,在「個體化」,讓一個人做人,一人一實體性,六七百萬人六七百萬個實體性(選舉是較正式的體現)。
香港的商貿和工業化、法治管治治理,是在六七百萬實體性基礎上建構政經體制和社會及文化,
由每個「實體的人」自動自覺發揮生產力、自由決策和自己負責後果、監察和行廉政、守秩序與誠信、繳稅、負起社會國族責任。……
毛澤東的思想改造和感情灌輸,走向極端和反面,中國和中國人迄今還走不出來、不敢試走出來。…..百多年香港能中國所不能,而且是「無為而為」,以最平、有效進行(局部)的「人種」改造。
今天2012年的「香港」和「香港人」的存在處境,告別莫言小說中幾千年中國傳統的「人」,踐行與中國及東方大異其趣的「個體主義、自由、多元、開放、與世界接軌和內外互動」的模式和文化,孕育另一種「(中國)人」。
「香港人」成為中國一個新的「少數民族」。「香港少數民族」率先成為「世界公民」,替中國向世界示範中國人可以怎樣成為怎樣的「世界公民」。2012
讚讚
d
看看:洪清田老師對彭定康之精彩演譯 —-
單元文化 時破時立 追本溯源,從中英對香港的認識、態度和作為、政策,可見中英(西)文化千百年計的差別,以及香港和中國多年來對西方的認識、態度和作為、政策,也可見中港文化差別的千百年內涵。…..
只知「政治」 不知「人文」 港督盧迦(Lugard)倡創香港大學,文件中明言只要實用的應用理工科,不要人文思想哲學文學法律,以避免本地人的「oriental imagination」混雜滲入知識和意識之中;半世紀後,
毛澤東反右之後的大躍進和文革,分別在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上「oriental imagination結合理工科」和「oriental imagination結合人文思想哲學」,禍國殃民。
^^ 逆眾生 呼風喚雨擺佈 抹殺蒼生天理公道 (宇宙 ‘生命體’間 之互動因果定律)
讚讚
e
彭定康來港,一反百多年的英人治港國策,從經濟民生提升到政治管治自治法治、民主自由人權,再從政治全方位進入「人文思想哲學、精神靈魂理念原則理論」(「魂」),貫通「體、用、魂」,
「以知識和意識驅動政策和績效」,把香港、中國和英國帶上國際舞蹈演出十年「大龍鳳」。
中國只知是「政治」,不知是「人文思想哲學、精神靈魂理念原則理論」(「魂」)的「古今中外大戲碼」。董建華初上任,有人叫他學彭定康巡區,他不屑地說彭定康是「政治騷」,「我做實事,我不做騷」,後來被迫要學,不及格,終要半途下來。…2012
人類的文化、文明就是在「言、實」這模糊、不明確、未知的空間中摸黑出來的。這個空間就是習近平講的「險灘」和「深水區」
這個摸黑過程最基本層次是個人及群體的物質生存和生活條件,最高層次是「Gnosticism」(諾思諦:人類找尋、想像和理解終極、絕對的真理與生命)。
找出、甚或‘體證’,避免生命體不自主地,被捲入宇宙間三個旋渦之三-生命存在目的及其價值……
讚讚
f
歐盟得諾貝爾和平獎,彰顯(西歐)告別「獸性感性、功能組織與功能理性」,以「理性言文」處理「深層次矛盾與問題」,實至名歸,足為世範。
回顧四五百年、二三百年,歐洲一百幾十個國家、皇廷、民族之間,一如中國反右、大躍進和文革,「獸性感性、功能性組織」結合,以「理性言文」為「獸性感性、功能性組織」提供掩護、藉口和信念,大廝殺,要兩次大戰把全世界拖下水才幡然知悔。
香港這十多年、幾十年、百多年歷經的歷史「險灘」的Gnosticism,中國沒有正確體認及感悟、肯定和認同香港,
甚而不承認香港的「實體性」(特有政經社會管治及文化與身份,意義及於千百年的人文脈絡),
亟亟於按大一統holism改造香港,以「功能性組織」(國家主權憲政、黨政國同構)
及中式傳統「感性、理性言文」(文化及身份認同、國民教育)
壓抑、取締港式「理性言文」(法治自治政治管治),
刺激香港在「文化及身份認同」築殼自保。
^^惑眾生 秋山竟自與天比高 而紅葉終顯出狂傲 2013洪清田老師
在《大國崛起》電視片中,有一幕說遠洋貿易初起時,運回荷蘭的沙甸魚因途中偏好擠在一起,打盹、缺氧,大量死亡,後來偶然在沙甸魚中放進一些鯰魚,死亡效率大降;原來鯰魚好動,刺激沙甸魚活躍起來,避免打盹窒息至死。
g
中國天下人文國族社會五千年一脈相承,「超穩定系統」好壞累積沉壓,沒有排毒機制,幾度輝煌盛世後到清末已全國全民奄奄一息,上上下下擠在一起,打盹、缺氧,氣若游絲、危在旦夕;
鴉片戰爭、香港、五口通商是歷史偶然在中國放進一些鯰魚,既引來百年國難,也辯證地開啟二百年的「中國崛起」。
……二三十年來中國治港學英人治港,要學行政主導、商貿實利和經濟金融、政治公關、法律體制和程序,都學不到以「個人實體性」為基礎的現代「人本」座標、價值、質素和標準。
百多年英人治港不同時期引入的行政主導、商貿實利和經濟金融、政治公關、法律體制和程序,都以不同程度的「個人實體性」為基礎,形成個人主義和自由自主的多元法治社會,競爭世俗利益和義理(整全現代性只欠民主一關),避免一面倒的終極絕對單元和極端主義。這成為香港鯰魚的特性。
…2013洪清田老師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