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新聞稿:https://goo.gl/715wTn
記者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huV8mrfpo
【一人一電郵向城規會提交申述!】
反對將洗衣街政府用地改劃為商業用途,要求興建更多社區設施!
截止日期:9月13日(四)
一人一電郵網上系統: https://bit.ly/2wXigkN
只需一分鐘就填完!請踴躍參加!
在未來幾年,旺角區將會有兩項超級工程上馬,分別是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項目和亞皆老街超級行人天橋,將大大改變區內生態。關於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項目,城市規劃委員會(城規會)於今年7月13日宣布修訂《旺角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S/K3/30》,有關的申述期將於9月13日結束;而亞皆老街超級行人天橋,政府將於2019年第一季就優化方案諮詢油尖旺區議會。因此,社區前進和小麗民主教室在今年8月份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收集油尖旺區街坊對兩項工程的意見。
調查方法
對象 | 油尖旺區居民 |
形式 | 實體問卷:在旺角和太子區內派發問卷,居民即場完成或之後遞交
網上問卷:在互聯網、社交網絡平台或以手機通訊應用程式發出問卷 |
目的 | 了解油尖旺區居民對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項目和亞皆老街超級行人天橋的意見 |
調查期間 | 2018年8月15日至9月7日 |
有效回收 | 313份 |
問卷設計 | 問卷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是關於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項目,而第二部份是關於亞皆老街超級行人天橋。為了探討政府在2016年就洗衣街項目進行的問卷調查是否如實反映民意,是次調查題目Q4跟政府當年的題目完全相同。 |
調查結果
(一)公眾諮詢的認知度和參與度低,特別是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項目
是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份居民並不知道政府曾經就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項目和亞皆老街超級行人天橋兩項工程進行過公眾諮詢,更遑論參與其中。只有15.3%(48人)受訪者知道政府曾經就洗衣街及旺角東站政府用地重建項目進行過公眾諮詢,當中有18.8%(9人)表示有參與諮詢,只佔整體受訪者2.9%; 有23%(72人)受訪者知道政府曾經就亞皆老街超級行人天橋進行過公眾諮詢,當中只有13.9%(10人)表示有參與諮詢,只佔整體受訪者3.2%。
(二)近半數受訪者反對政府在2016年提出的所有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方案,跟政府問卷調查結果截然不同
2016年,規劃署曾就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項目提出了三個方案諮詢公眾,分別是方案一(3棟建築物:30層& 30層 & 30層)、方案二(3棟建築物:5層& 35層 & 50層)及方案三(3棟建築物:75層& 6層 & 4層)。不過,三個方案都將政府用地主要打造成商業旅遊景點,包括酒店、甲級寫字樓和商場。當年油尖旺民政事務處向地區人士發出了227份問卷,但只回收到51份(22%),政府稱76%回應支持方案三,是最多人支持的方案;只有6個回應(11.8%)反對任何一個或所有方案。
為了探討政府當年的問卷調查是否如實反映民意,是次問卷調查的題目Q4跟政府當年的問卷題目完全一樣,但結果跟政府的結果完全不同。調查顯示,有接近一半受訪者反對所有方案,反對方案三的比率更高達60.7%(190人),只有11.8%(37人)受訪者支持方案三。相對來說,方案二有較多受訪者支持(18.2%,57人)。
(三)近七成受訪者反對在洗衣街政府用地興建65層高的地標式商廈
2018年,規劃署對洗衣街政府用地方案作出了輕微修訂,包括把原先建議的方案三的75層(350米)高大廈下調至65層(320米),但商業性質不變。是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38.3%(120人)和31.3%(98人)受訪者表示「非常反對」和「反對」在洗衣街政府用地興建65層高的地標式商廈,合共69.6%(218人)。表示「非常支持」和「支持」的受訪者分別只有8.6%(27人)和12.1%(38人),合共20.7%(65人)。
反對興建的最主要原因是「附近人流和交通已經十分擠迫」(83.9%,193人),其次是「附近旅遊景點已經足夠或太多」(66.5%,153人)和「對附近空氣流通造成壞影響」(58.3%,134人)。另外,支持興建的最主要原因是「方便購物」(69%,49人),其次是「增加旅遊景點」(38%,27人)、「提高附近樓價和租金」(18.3%,13人)。
(四)只有極少數受訪者認為在洗衣街政府用地上應該興建酒店及旅遊景點
根據政府的最新方案,洗衣街政府用地上將會興建酒店、甲級寫字樓、商場、政府機構、社區會堂、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長者鄰舍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小巴交匯處、跨境巴士站、公眾停車場,以及公眾休憩用地。
是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如果最多只能揀選5個項目,最多受訪者認為洗衣街政府用地上應該興建「公園」(48.2%,151人)、「醫療設施」(43.8%,137人)、「運動場地」(41.2%,129人)、「社區中心」(37.1%,116人)、「商場(服務區內居民)」(30.7%,96人)和「託兒中心」(30.7%,96人);最少受訪者選擇「酒店」(3.2%,10人),其次是「學校」(4.5%,14人)和「商場(旅遊景點)」(4.5%,14人)。這反映出居民最需要的項目並不是政府建議的地標式建築及旅遊景點,而是惠及民生的社區設施。
分類 | 人數 | 百份比 |
公園 | 151 | 48.2% |
醫療設施 | 137 | 43.8% |
運動場地 | 129 | 41.2% |
社區中心 | 116 | 37.1% |
商場(服務區內居民) | 96 | 30.7% |
託兒中心 | 96 | 30.7% |
老人中心 | 93 | 29.7% |
青少年中心 | 80 | 25.6% |
公屋 | 65 | 20.8% |
公營街市 | 63 | 20.1% |
公共圖書館 | 57 | 18.2% |
政府辦事處 | 48 | 15.3% |
私人住宅 | 40 | 12.8% |
居屋 | 38 | 12.1% |
小巴站/的士站/巴士站 | 38 | 12.1% |
過渡性房屋 | 30 | 9.6% |
商業寫字樓 | 26 | 8.3% |
跨境巴士站 | 23 | 7.3% |
商場(旅遊景點) | 14 | 4.5% |
學校 | 14 | 4.5% |
其他 | 11 | 3.5% |
酒店 | 10 | 3.2% |
(五)僅四成受訪者支持興建超級行人天橋
是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分別有24.9%(78人)和26.2%(82人)受訪者表示「非常反對」和「反對」興建超級行人天橋,合共51.1%(160人);表示「非常支持」和「支持」的受訪者分別只有15%(47人)和25.9%(81人),合共約40.9%(128人)。這反映出居民對興建超級行人天橋存在意見分歧,民意並非一面倒。
反對興建的最主要原因是「擔心造價昂貴」(75.6%,130人),其次是、「興建8年,時間太長」(69.2%,119人)、「興建期間造成空氣污染」(51.7%,89人)。另外,支持興建的最主要原因是「解決人車爭路問題」(83.7%,108人),其次是「方便行人在區內行走」(79.8%,103人)。
分析及建議
(一)旺角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項目
規劃署在2015年初委聘顧問公司進行「洗衣街及旺角東站政府用地重建規劃及設計—可行性研究」,探討有關用地的發展潛力,並於2016年將三個方案諮詢地區人士。不過,三個方案都建議將政府用地發展成商業旅遊景點,而當年由民政事務處負責的問卷調查更只回收到51份問卷,這明顯是一個缺乏代表性的假諮詢。
此外,根據政府的最新方案,樓面面積分佈嚴重向商業性質傾斜,佔總樓面面積85.6%,而政府部門和社區設施只得3.5%面積,極不合理。
面積(平方米) | 佔總樓面% | |
商業 | 121,210 | 85.6% |
政府部門和社區設施 | 4,940 | 3.5% |
小巴站、跨境巴士站、停車位 | 15,450 | 10.9% |
總計 | 141,600 |
是次問卷調查的結果十分清晰,大部份居民反對在洗衣街政府用地上興建65層高的酒店商場旅遊景點。眾所周知,旺角區是旅遊旺區,人流和交通已經極之擠迫。一旦65層高地標式建築落成,將會為區內帶來大批遊客,對居民日常生品造成嚴重滋擾,是一場難以承受的災難。
政府一直以來所建議的重建方向完全是錯誤,真正符合居民需要的是社區設施,例如公園、運動場地、醫療設施、社區中心,或者服務區內居民的商場。再於旺角興建—棟吸引遊客的地標式建築,對區內居民弊多於利。
因此,我們有以下立場:
(i)反對在洗衣街政府用地上興建任何以旅客為對象的建築物,包括酒店、地標式建築和服務旅客為主的商場。洗衣街政府用地上應該主要興建社區設施,除了政府建議的社區會堂、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長者鄰舍中心、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之外,還應該加入公園、醫療設施、運動場地、社區中心和託兒中心。
(ii)反對城規會對《旺角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 S/K3/30》作出的修訂項目,包括反對將整幅洗衣街政府用地由「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及「其他指定用途」(「私家車/貨車多層停車場」和「鐵路車站發展」地帶),改劃為「商業(4)」地帶;反對將建築物高度限制訂為主水平基準上320米。
(二)亞皆老街超級行人天橋
我們認為,亞皆老街超級行人天橋無疑是一項配合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的巨型工程項目,是次調查顯示居民在興建超級行人天橋一事上存在意見分歧,政府絕不能強推有關工程。居民的憂慮,包括擔心造價昂貴、施工期太長、造成污染問題,政府必須正面回應。政府亦應盡快公布更多細節,包括造價、施工時間表,並再諮詢公眾。
未來跟進工作
(i)一人一電郵向城規會提交申述
7月13日,城規會宣布修訂《旺角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編號 S/K3/30》,其中涉及洗衣街政府用地重建,把整幅洗衣街政府用地由「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及「其他指定用途」(「私家車/貨車多層停車場」和「鐵路車站發展」地帶),改劃為「商業(4)」地帶,又將建築物高度限制訂為主水平基準上320米。書面申述期將於9月13日結束,我們呼籲居民於9月13日或之前致函城規會,反對將整幅洗衣街政府用地改為商業用途,爭取興建更多社區設施。我們將會製作一人一電郵網上申述系統,並於近日推出。
(ii)約見政府官員反映訴求
我們將要求約見有關政府部門,包規劃署、運輸署、路政署等,聯同居民表達對上述兩項工程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