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敘利亞男孩 Omran 滿身灰塵、血跡的片段在電視上播出,美國一位6歲男孩Alex去信總統奧巴馬希望可以將Omran接回家,視頻很催淚。我相信人性本善,看見陽光與花會笑,看到受傷的人或動物會有憐憫之心,只是人長大了,從一個獨立個體跌入不同的群組——家庭、民族、國家,分享了快樂和榮譽,卻也揹起了許多利益枷鎖,人性之道被迫壓下去,Alex的說話是當頭棒喝,提醒我們不要對敘利亞難民問題視而不見。
在歐洲中收容最多敘利亞難民的是德國,早前看到一套關於德國弗里德蘭難民中轉營的紀錄片,這個1945年為收容波蘭難民而建成的中轉營,以最關懷友善的方式接待難民,讓他們適應了德國的生活才分配到其他地方居住。中轉營內沒有鐵絲網圍牆,與當地居民為鄰,當年只有八歲的難民女孩 Annelie Keil 在這裡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重新得到安全感,自此常懷感謝之心與愛上這個國家,小女孩現在已是位退休大學教授,因為敘利亞難民在國內引起爭議,在耄耋之年再走到弗里德蘭難民中轉營,鼓勵同樣以難民身分到達的人們,希望他們能從自己的經歷找到更多鼓勵和希望。
德國弗里德蘭難民中轉營 圖: dw.com
被譽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詠給明就仁波切在中大博群大講堂上被問到,面對世上的戰爭苦難,一個普通人應如何自處?他說:我們都是普通人,不能幫助全世界,但我們可以在能力內幫助一些事、一些人。
看電影
德國電影節-自由初體驗 3/10, 9:30pm, 7/10, 7:30pm.
分享視頻
「他們帶了這些」’What They Took With Them’
Jenifer Toksvig 受聯合國難民署照片啓發,寫下這了首詩,由關注難民的 Cate Blanchett、Keira Knightley、Juliet Stevenson、Peter Capaldi、Stanley Tucci、Chiwetel Ejiofor、Kit Harington、 Douglas Booth、 Jesse Eisenberg 及 Neil Gaiman 讀出。
Reblogged this on Rosina's blog.
讚讚
1937,南京的邏輯 馮學榮 2016-07-26
“淞滬戰役”打響之後,日本逐次增兵上海,原定的戰鬥計劃,是在上海以及周邊狠狠揍國民黨軍隊一頓、以使國民政府屈服、簽訂城下之盟,當時在日本國內,這個看法叫做“對支一擊論”
問:“八一三淞滬戰役”打響之後,日本原本的計劃是在上海附近解決,為什麼最後又攻擊南京瞭?
答:日軍前線官兵覺得自己打得太苦,日本前線的官佐認為:必須要攻下南京,否則無法“解決支那問題”。(有理據的藉口矣)
其實,1937年11月7日,日本參謀本部給上海前線的日軍劃定瞭“蘇州—嘉興”一線,當時叫做“製定線”。東京本部嚴禁日軍攻打南京,
問:日本大本營批準瞭嗎?
答:有一個我們的國民大多不知道的細節,必須要指出來:正因為東京原本並沒有攻打南京的計劃,所以打南京所需要的糧草和輜重,原先根本就沒有準備好。
問:也就是說,糧食、醫藥等輜重部隊,沒有跟上來?
答:原本就沒有準備充足,所以當時向南京進擊的侵華日軍,他們的輜重是不夠的,隻能勉強應付。
問:日軍殺進南京城之後,是不是快斷糧瞭?
答: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被日軍攻破,正如前文所說,由於日軍打南京是臨時拍腦袋決定的,糧食輜重根本沒有準備充足,所以,日軍攻破南京之後,將士基本上已經瀕臨斷糧的邊緣。
讚讚
(請問:沒有足夠的糧食輜重等,夠膽進攻基本會是,駐有重兵的民國首都嗎?(任何國家都如是嘛!)
…
還有,時間要多久呢? 牌面全輸喔!
…
只有一個原因,在這種極度處下風可有贏面機會,就是預知入城前後結局!
…
即是,入城時已經沒有/免於,不知道要用上多少時間,才可解決的入城障礙/如是勝利啊!在這等情況下,入城前後的糧食輜重預算,才可有效的拿捏;之後大屠殺原因之三的“就地征收”糧食,才可有順勢的推出呢!!
…
如是說吧,如果雙方在南京城內外正面交鋒,在不知雙方戰鬥時間之長短,皇軍沒有足夠的糧食輜重,結局皇軍必敗囉!國軍或許亦是慘勝;
…
不過,如果不是預知入城前後結局,皇軍會是牟牟然進軍南京首府嘛??(即是:大前題沒有足夠如數個月的糧食輜重等,會動身嗎??)
讚讚
問:所以獸兵進入南京老百姓傢、搶奪糧食?
答:是的。面臨斷糧的威脅,日軍前線指揮官給士兵們下發瞭“就地征收”的命令,所謂“就地征收”,就是搶劫南京老百姓的糧食。
問:那麼,獸兵在強暴南京婦女之後,為什麼要將她們殺掉?
答:主要是幾個心理,例如怕憲兵,其次也是報復,還有輕蔑等各種心理。
問:所以日本獸兵往往在強暴婦女之後,將婦女殺掉,殺人滅口。
答:對。殺人滅口。隻要將被蹂躪的婦女殺掉,就不怕她到憲兵隊去告狀,憲兵隊也就沒法查瞭,死無對證瞭。
問:那麼,屠殺戰俘呢,這件事又是怎樣決策的?
答:日軍攻打南京是臨時決定的,所以日軍的輜重沒有準備充足,鬼子認為依據現有的輜重,無法養活和管理數額如此龐大的俘虜,所以面對動輒以萬人為單位的戰俘,鬼子選擇瞭簡單粗暴的解決辦法:殺掉。
問:日軍為什麼要“掃蕩殘兵”?
答:在戰爭時期,城內藏有殘兵,有的殘兵手中還有武器,鬼子認為:這肯定對日軍構成威脅,而且也認為掃蕩殘兵是戰爭的題中之義。其次,日軍掃蕩南京城的殘兵,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迎接入城式。
…因為“入城式”有“首長”參加,而且還有日本皇族參加,因此這個入城式,是很重要的,不能讓首長們看到城內還藏有殘兵,更不能讓這些殘兵跑出來、“危害治安”、危害首長的安全、甚至危害皇族的安全。所以呢,必須要掃蕩殘兵,把他 們全部殺掉。
所以,南京城內的成年男子,凡是有當過兵的嫌疑的,全部搜出來、殺掉?
問:也就是說,不分青紅皂白。
答:日軍起初還做一些努力、進行甄別,例如看你的手指有沒有長繭啊之類。但到瞭後來就嫌麻煩瞭,不分青紅皂白,凡是有嫌疑的都殺。
問:那麼針對老人、小孩的屠殺呢?又如何解釋?
答:Nanking Massacre的主要受害者,是放下武器的國軍敗兵,其次才是強暴之後被滅口的女姓,再其次才是老人和小孩。
讚讚
(4) 中日全面戰爭爆發的真相考證錄 華鐘
《比海還深》:如何面對人生的無奈/林兆彬 主場博客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