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戰韓那、筆戰梁燕城、講座無虛席、立書賣斷市;九十年代年輕學子,誰沒聽過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李天命啟蒙了一代人,亦成了眾人心中天下無敵、世外高人的哲道行者。神像已立,本可超然度外,笑談凡塵俗事;偏偏出山論政,先批陳文敏、後諷馮敬恩,令一眾愛用思方拆語言偽術的反對派失措嘩然。「天命」,果真難測。
一代哲人,言論竟如建制派的一般見識,令人感嘆之餘,亦惹起投共的揣測。不過,熟知李天命的人,應可從書籍與演講中,窺見他偏向保守的政治立場。他素來都愛批評社會運動,亦愛在報章找社運人的文章試劍。記憶所及,三年前學者許寶強的一文就曾被他拿來狠批;上年雨傘前夕,他亦批評戴耀廷的「國際標準」語意不清、「公民抗命」成為了口號思維,只是當時沒受到注意,不像今次引來巨大迴響。
今次李天命連番針對港大事件出鞘,更「榮獲」建制大報紙引述,令人難免思疑他是否真的投向祖國懷抱。但從過往的事蹟推測,他最多只是政治立場偏保守親建制,才追著反對派猛打,說到投共,仍未見實據。李天命亦數次強調自己早在七八十年代用思方刺土共的謬論,以明清白。
提到思方學,我身為推廣者,亦想趁機會談一談李天命的思方學。
無可否認,李天命在思方學的推廣上建樹有功,我自己中學時亦受其啟發。但說句老實話,大部分哲學人不說,心裡也明白,李天命對哲學的貢獻小之又小,思方學也不是什麼神兵利器,不過是大學課程的內容,只是當年批判思考在香港未算普及,所以才出了個哲人李天命。然而,李天命經常自吹自擂,自命思方神人,無人能及。他的批判亦經常忽視語境、缺乏同情理解、為批判而批判、見樹不見林。這兩點,初學思考方法者絕不該學習。
像今次批評陳文敏,李天命就完全忽略語境與社會脈絡,把陳教授猜測自己為何受到建制派瘋狂批評的言論,誤判為犯了訴諸動機的謬誤。然而,除非陳教授訴諸批評者的動機而反駁對方的批評失效,否則不算是犯上訴諸動機的謬誤。還有,李天命評馮敬恩那點,雖然說謊與泄密在邏輯上確實相容,但從這個可能性立即跳到「馮敬恩是大話精」,亦是犯上滑坡謬誤。(至於尖酸刻薄,他素來如此。)
雖然我上面批評李天命,但也要強調,他今天的言論不等於他昔日的著作。李天命只是哲人,而非思方劍神,如今被拉下神枱回歸本位,是件好事;但我同時也不喜歡現在那種因政治而一窩蜂追捧某個人或一窩蜂將某個人踩到地底泥的現象。李天命對思考方法的整理與宣傳確實有功,他的著作亦有值得學習、思考之處。如果只因今日的言論而全盤否定他著作的內容,眼光也未免片面;至於將李天命的言論視為哲學或思考方法的過失,更是混淆概念。
李天命是我昔日珍重的啟蒙老師,《哲道行者》裡的扉句與警語更是發人深省,時至今日,我仍會間中捧上手細讀。如今,我想將他的兩句警語送回給他自己:
「神像之所以特別顯得高大,原來只因大家都俯伏在地上吧了。 」
「精彩的警句人人讚賞,人人以為警句所針對的只是別人。」
原刊於博客《正心誠意》
分類:其它(請作者分類)
有個姓咁啱又係姓李既人成立咗一個組織, 登記地址晌九龍塘隻豬間僭建屋對面.
咁又點呀??
果度係國產零零柒九龍支部個地址囉, 有乜點唔點吖. 聽得明就聽, 聽唔明就GOOGLE吓
實據? 我知條鉄咩!
讚讚
隱瞞政治傾向數十年, 現在臨天光賴尿, 成過街老鼠, 悲乎!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