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馬公民課堂第一天,我上了六節課。
講課內容雖算「大路」,置身幾千個不相識但志同道合的人當中聽課,也頗感動。但「學生」(部份平日身份不是學生)除了自我感覺良好,也有不少是來找答案的。
在幾節的答問時間,都有台下觀眾問:北京/特區官員冥頑不靈,身邊又有不少人似乎真心相信周融那套,我們還可以做甚麼?
講者們比較樂觀:不應期望有甚麼奇蹟、突破點,只需繼續堅持做應做的事,讓更多人關心以至覺醒,例如今次罷課和公民課,都很有意思。
我在添馬遇上一位當記者的朋友,她除了工作所需要跟政治新聞,本身也非常熱血。她說:如果我有小朋友,一定會移民。我說:我有三個仔女,但我無認真想過移民,因為我還是樂觀的,甚至可說是非理性地樂觀。
首先,在如此時勢,若果沒有李天命所講那種「神秘樂觀」,日子可以是頗難過的。更重要的是,就算現在社會氣氛幾僵、幾分化,能夠引起人關注和投入,總比讓他們漠不關心好得多,因為我相信,那些「沈默大多數」終會發現,支持當權者「維穩」,就算換來短期安心,長遠還是會付出沈重代價。
我家附近的樹林,最近成為政府「搶地」建屋目標。樹林旁邊的屋苑,以香港樓價來說,絕對是豪宅。居民為反對政府更改原來的綠化地規劃,組織起來,搞一人一信運動,上區議會和城規會抗議。這些人當中,大部份本應屬於「唔好搞咁多o野」一類人,但見識過由保皇黨操控的區議會城規會,認識了港式「唯威畏」政治的真面目後,我相信他們下次選舉會懂得「票債票償」。
周保松昨日說得好:即使有人反民主,反自由,也不一定要水火不容,「我們相信,透過公開說道理,透過生活感受,透過不同制度的比較,我們能夠看到哪一些制度、價值,能夠體會到人的尊嚴。」
我們要做的,不是 Hide 或者 Block 在 Facebook 分享「幫港出聲」和屈穎妍文章的朋友(註1),更加不需動氣罵街,因為他們都是你希望能說服的「潛在顧客」,視而不見無補於事,鬧交更只會有反效果。我們可以做的,是繼續寫 Facebook status、分享文章、甚至吃飯吹水,一點一滴影響身邊的人。
所以,這篇文章雖然是「阿媽係女人」,我決定仍寫下來。
(註1)我完全明白這動作的吸引力。幾星期前,我教識姚太 Facebook 有這個選擇,她說,這是我近來對她的最大貢獻。
分類:罷課
計劃在全港剷走百多公頃綠化地的城規會議月底由大埔開始,但面對各處棕土,我們真的要斬樹起樓?
誠邀出席11月23日 綠化地與房屋供應 論壇。
http://www.gbforum.eventbrite.hk
讚讚